主页 > 范文 > 正文

人之常情范例6篇

时间:2025-07-24 10:26:48 点击:0
人之常情范例6篇

人之常情范例6篇

人之常情范文1

地魔发,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于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汶川。声声汽笛报道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悯人、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个姑娘被被困在废墟下,她没有沮丧,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她积蓄足够的力量,不断敲打生命的大门。她说她相信人们一定会来救她的,她的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告诉每一个人: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笑是最好的自救。

“坦然面对,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是热爱生命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青的军官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与死神赛跑抢救幸存者的动力;泥泞的山路上,他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安全的港湾停靠。年轻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在家人,在瓦砾中抱起战胜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绽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丽的警察”,这是人们给她的最好的评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闪烁着绚丽的光,人性的光芒昭示着最伟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他才只有三岁,在被士兵们高高举起成为又一个奇迹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伤,但他没有哭,而是一脸郑重地举起还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场所有的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却很严肃的队礼。“敬礼娃娃”以他弱小的身体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们辛苦了!”“谢谢全国人们的支持!”是震区鲜红的亮色。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报社会,是演绎了几千年的“人之常情”。

年近古稀的总理眼角布满血丝,嘶哑的声音传递着关爱、传递着坚强、传递着国家的信念。手,伤了,“先给重伤员包扎”;头,添了根根白发;彻夜不眠,筹划的是救灾的最佳之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忧天下,恪尽职守,总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天下的为官者诠释着“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

人之常情范文2

危难之际,共和国总理站在废墟上安慰悲痛欲绝的百姓要“好好活着”,把人之常情传递到了极致;?

灾祸临头,军队子弟兵临阵受命,用挑战极限的付出与承受,鼓舞着“活着就有希望”的决心,把人之常情升华到了信念;?

苦痛肆虐,不甘命运摆布的坚强国人勇敢无畏,珍惜“还能活下来”的生命,以坚韧不拔的人之常情感动了世界。?

因为能够“活了下来”,在强悍的自然面前,人们以超然的姿态表现出悲伤而不愤怒,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的冷静,让一个最普通的人之常情——“活着真好”,闪耀出人性的纯真与坚强。从生存的特殊时期悟出“活着”的生命意义,得以重拾起生活的初衷,痛悔往日的红尘喧嚣给我们的污染,仿佛一个昼夜就让我们站到了成人行列。?

曾经计较过那么多的不情愿,让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的怨恨中,因为出身卑微,花十二分的努力才达到他人三分工夫所达到的境地;因为长相平平,尽管心地善良却总得不到异性的青睐……如果不是这场灾难的降临,我可能会终生徘徊在这人生阴影中,因为我不懂“活着真好”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含义。?

人之常情最能创造奇迹的原来是“活着真好”!?

“活着”的信仰已不是满足肉体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战胜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战。?

生活路途不会一帆风顺,荆棘与风雨摧残着我们的躯体和意志,金钱和利益侵吞着我们的灵魂和情感,背负着太多的期待,已经举步维艰,未老先衰了。“感谢”苍天给了我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洗刷了内心的污垢和情感的杂锈,明白了真善美的源头出处。?

“活着真好!”给了人生一次重新再来的豪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功名利禄不过是南柯一梦,荣华富贵亦是镜花水月,曾经斤斤计较的东西竟然是那般虚幻而浅薄。抹去羞愧的泪水,睁大不再迷茫的双眸,给自己加油:“活出一个新的自我!”?

懂得了自尊,学会了坚强,拥有了信念,活出能震撼世态常情的人生。?

“好好”地活着,你相信我吗??

【名师点评】?

人之常情范文3

一种生活方式病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一直很高。但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是持续升高,是最常见的十大癌症之一。而且,发病年龄已不局限于以前的四十岁以后,二十几岁的直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导致直肠癌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更是“罪魁祸首”。遗传因素表现在对肿瘤的易感上,当家族中有直肠癌患者时,其他人相对一般人群而言,更易患直肠癌。这与某种基因缺失导致机体对肿瘤易感,清除肿瘤因子能力弱有关。而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主要与少运动、高脂低纤维饮食等关系密切。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可运动越来越少,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身体机能的降低,使患病的几率增加,直肠癌就是其中之一。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以及吸烟、饮酒、常食腌腊食物等,更使直肠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

三大信号需警惕

任何肿瘤的预防都讲求早发现。虽然现在的治疗手段使直肠癌的五年存活率大大提高,但一旦到晚期才发现,死亡率仍然很高。早发现的关键,就是要重视直肠癌的三大发病信号:

大便习惯改变:正常的大便都是成型的,而且比较规律。如果一段时间内出现便秘、腹泻,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提醒你应警惕直肠癌的可能。

大便带血:大便中出现鲜血,切莫当成痔疮而忽略。痔疮与直肠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状就是血便,而且往往都是新鲜血。特别是早期直肠癌与痔疮除便血外,无其他不适症状,很容易混淆。直肠癌就是这样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成长”。

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并不一定就是直肠癌,但如果合并有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的症状,应高度怀疑直肠癌的可能。

预防从生活着手

由于直肠癌的病因还不完全明确,所以至目前还没有特殊的预防办法。下面所列举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癌变机会和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肉、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戒烟、限酒;经常吃高纤维素食物,如坚持每天吃400克~800克淀粉类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对预防直肠癌有重要作用。

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

直肠癌患者只要没有发生全身广泛转移,可以作手术切除病灶。由于手术需要切除,另造人工,病人终身与袋为伴,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病人饮食应以易消化、不引起便秘的食物为主,避免太稀或粗纤维太多的食物。多食豆制品、蛋类、鱼类等,使大便干燥,便于清洁处理。

香蕉有润肠作用,某些病人吃后可能会引起腹泻,应当注意;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导致腹泻,服用前要做好准备。

病人适当掌握活动强度,避免过度活动增加腹压而引起人工黏膜脱出。

人之常情范文4

好像是一夜之间,职场小说迅速风靡起来。在大型书店的文学作品排行榜、图书馆的借阅排行榜,当当网、卓越网这些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图书畅销榜上,职场小说始终排在前列,占据重要席位。《浮沉》《杜拉拉升职记》《输赢》《无以言退》《圈子圈套》《职场风雨飘》等一系列职场小说,都有耀眼的销量,深得职场人士的青睐。

这些职场小说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

作者都有职场经历

职场小说的作者身份大多很特殊。他们往往不是专业作家,而是在职场打拼多年、在行业内颇有成就的职场高手。作者在职场的丰富经验和权威感,正是让职场小说走红的秘诀。

《浮沉》的作者崔曼莉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有过国企、知名外企从业经历,2004 年进入互联网产业,现为某高科技公司执行总裁。《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李可,职业经理人,具有十余年外企生涯, 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圈子圈套》的作者王强,在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却出人意料到联想集团做了一名最底层的销售员, 然后先后在SSA 中国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iebelSysatems 和SASInstitute 等知名外企工作,在七年间从国内企业的初级员工一路直升到外企在华机构的最高层,先后担任过两家跨国软件巨头在中国区的总经理,堪称职场精英,有着令人称奇的丰富经验。

这些作品里展示了作者对职场的感受和经历,从而使阅读者认为此类小说除有消遣功能,更像是一本外企工具书,阅读后觉得更具“参考价值”。

适合不同职场的人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职场人士阅读

职场小说读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即将步入职场的人士,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对企业内部的工作状况、人际关系不是特别熟悉, 通过职场小说,可以了解职场、了解工作,通过各种职场小说获得经验;第二类是工作二三年、度过职场新鲜期的白领,他们已逐渐摆脱“不知者无畏”状态,当对目前工作一知半解时,最容易对职场发展方向感到困惑;第三类是工作5 年后,在所处行业已累积下较扎实的根基,这一阶段他们会困惑于职场并不是光靠努力就会有成效,他们渴望通过“职场指南”类读物寻求捷径。

这几年,各类职场小说纷至沓来,比如反映IT 行业白领生活的《无以言退》、反映保险行业人员职业特点的《保险丽人》、初入职场的读本《职场风雨飘》、职场生存小说《浮沉》等,真实描述了年轻的白领阶层在职场中的生存处境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灵魂的挣扎。不同职场的人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职场人士都可以选择到自己需要阅读的作品。

职场菜鸟不妨看看其中的一些知识类的东西,像用于有效设定工作目标的SMART 原则;用于全面评判员工表现的360 度反馈;用于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人与人之间矛盾的SOP。它们就像是数学中的公式和概念,你记住了,就可以解题了。

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则可以在书中更深入地了解职场中各方面的关系、立场和处理这些关系的技巧。比如不轻易越级,比如投入产出的原则,比如对他人的认可要及时,还有如何处理与上司、下属和平级的关系等。

可以将职场小说的一些经验当成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

很多职场小说看起来比较轻松,故事亲切感人、生动有趣,又像MBA 教材和案例分析,所以对职场人士极具指导意义。

《职场风雨飘》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打造的一部“职场《资治通鉴》”。小说以大量的真实案例深刻表现了这种生存至上的职场文化,也生动描述了众多的职场生存技巧,如推销技巧、面试技巧、谈判技巧、管理技巧和站队技巧等,这对身在职场者尤其是职场新人来说,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输赢》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销售经典案例,所描绘的大量销售实战情境完全贴合现实,让人感到亲切、真实和可信。于情节开展之中,更巧妙融入了作者10 年外企销售实战、5 年销售培训的心得。

《杜拉拉升职记》中当看到杜拉拉和上司李斯特争取升职时,我们会明白机会不会白白给你,成功要靠自己去争取;同时杜拉拉的故事告诫职场人工作不是勤勤恳恳就可以,更多时候需要EQ 给予个人自信。这些职场小说,一方面阅读起来比较轻松、休闲,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让需要的人少走一些弯路,所以才会受到读者青睐。

可释放压力

阅读一部好的职场小说,就像经历了一次轻松诙谐的阅读旅程。

人之常情范文5

10日,死者亲属来到尸检中心——被害人身上有7处刀伤

昨天上午,在位于苇子沟的长春市公安局尸检中心里,被害人郭晶的4位姑姑为她擦洗伤口并换了衣服。此前,由郭晶的丈夫姚先生专门找来的一位外科医生查验了被害人的伤情,结果发现,死者身上共有7处刀伤。

喉部伤口呈“Z”字形

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科医生介绍,被害人郭晶的喉咙部被切开,在皮肤张力的作用下,颈动脉、气管等全部暴露出来。从左下颌角横向到达右侧颈动脉的刀口最深,切断了气管和颈动脉,看样子像第一刀,刀口长约10厘米;第二刀斜向下从右侧返回左侧;第三刀又从左侧拉回来,这两刀留下的伤口在5厘米至10厘米之间,整个伤口呈“Z”字形。该医生据此分析说:“死者的喉部被来回割了3刀,第一刀就切断了死者的颈动脉和气管。”

右胸被刺两刀

“死者的右胸外侧第二、第三肋骨间有一很深的刺入伤口,因我没往里探,是否深入胸腔不能确定,但可能到达肋骨。”该医生介绍说,距离该伤口内侧约2厘米的地方留有第二个刺入伤口,表皮破损处可见,此伤口不深。

死者右手虎口被割开

该医生讲述查验死者右手伤口时说,死者右手拇指内侧到外侧有一处刀口,长约6厘米,深达肌腱。无名指掌指关节背面还有一处刀伤,约2厘米长,也可见肌腱。

这位医生证实:死者身上共有7处刀伤:喉咙部3刀,右胸两刀,右手两刀。死者剑突至耻骨连合处有一很长刀口已被缝合,这是警方解剖时留下的切口,除这些刀口之外,仔细检查死者四肢、背部等部位后,未在死者身上发现其它伤口。该医生分析死因时认为,被害人死于失血性休克。

该医生还说,鉴于死者喉咙处的伤口太大,无法缝合,他已经用一条白毛巾缠住了伤口,并在白毛巾上面系了一条白纱巾,以免死者家属看到更加难过。

据了解,死者的两位亲属已用摄像机拍下了该医生检验伤口和家人为死者擦洗、穿衣的全过程。

验伤结果说明当时劫匪丧心病狂

为死者郭晶检查伤口的外科医生说:“单从死者喉咙处的伤口看,劫匪当时已经丧心病狂到了一定程度。从媒体报道看,警方共开了4枪,第一枪至关重要,如果不能一枪击毙劫匪,被害人的生命安全就失去了保障。至于到底几枪击毙劫匪,我不敢妄下断言。但劫匪在警方开始向他射击的情况下,至少有一段时间对被害人施暴。这段时间的长短很难判断,从死者身上7处刀伤的情况分析,劫匪的施暴时间将近10秒,因为死者喉咙部中3刀,右胸中两刀,右手中两刀,劫匪能够持刀分别刺向被害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说明他即使中了枪,也没立即死亡。”

死者的丈夫姚先生听了妻子的伤口情况分析后,也提出了自己的推测:警方接连开枪射击,劫匪的刀也接连挥动。姚先生说,妻子喉咙处的“Z”字形伤口与他们在现场看到的情形是吻合的,歹徒挺起上身,用刀在被害人的喉咙处来回割了3下,像拉锯一样。

该外科医生说,从当时情况看,歹徒先用刀割开死者喉咙在先,死者出于本能用右手去抓刀,或往外推挡,结果造成右手受伤,死者右手的两处伤口是佐证这种说法的证据。

姚先生说,事发当天,他在现场亲眼看到,妻子曾用左手拿着一条白毛巾擦眼泪,右手则一直放在下面。姚先生说,他多希望劫匪能被一枪毙命啊。

被害人郭晶的丈夫和父亲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死者至亲回忆心碎一刻

连日来,随着媒体有关报道的深入,7月7日发生在长春市北安路的劫匪劫持人质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死者丈夫姚先生和死者父亲昨日与本报记者见面,对郭晶被劫匪杀害的有关说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被害人郭晶的父亲郭先生退休前是一名警察,这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昨天下午,记者在郭家与郭先生有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

“我女儿出事的那天下午,长春市公安局的3位负责人专程来到我家,对我及我的家属表示哀悼和慰问,代表公安局也好,代表个人也好,我心里很感激。”面容憔悴的郭先生说,他心里很清楚,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长春警方采取的一些战略战术,包括有关人员和劫匪谈判、给劫匪送吃的、送钱,派女警到现场,甚至组织救护车等等,警方的确做出了努力。“在现场时,我甚至还想,救人成功后,可得好好谢谢到场的领导和干警,摆上酒席,再好好谢谢当时别住宝来车的那位出租车司机,真的,看到警方在积极地想办法,我心里挺有底儿的,谁知道……唉!”郭先生发出这样一声沉重的叹息后,就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我们当时就在现场”

姚先生说:“事发当天的事实是,我本人、我的岳父、内弟和内弟媳以及十几位朋友先后赶到了现场,我是打车去的,我岳父是开车去的。我到现场时,北安路一带已经堵车了,我是在长百大楼前下车跑到现场的,我的许多朋友也碰到了同样的情况。在现场,我们距离被劫的宝来车最近时只有两三米,透过没贴车窗膜的车窗玻璃,我清楚地看到了劫匪的模样,他看起来20多岁,短头发,瘦脸,上身穿带格的T恤。他当时右手持刀,刀是木柄的,左手抓着我妻子的头发。我妻子当时在哭,左手拿着一条白毛巾擦眼泪。看到这一幕时,我就差没哭出声,眼泪已经止不住了。我拼命往前挤,围着宝来车转圈,变换角度,一是想盯住劫匪,二是想让妻子看到我,我想告诉她,我来了,警察也越来越多,她一定不会有事的。”

姚先生讲述说,当日上午9点多时,他接到了妻子打给他的电话,妻子只哭着说了一句话:“我害怕!”“我使劲按键拨打她的电话,不停地喊‘我来了!我在这儿!别害怕!’不论我怎么喊,她都没有回话。但我知道,她看到了我,我就在她的身边。现在想起来,我知道她为什么不讲话了,是凶狠的劫匪用刀顶着她的喉咙,不准她讲话呀!”姚先生说,他的岳父一直站在警戒线里。姚先生和赶来的10多个亲朋好友被警察劝到一边,警察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当得知是被害人的家属和朋友后,他们被安排到一起,撤到离宝来车五六米远的地方。“在警方与劫匪谈判的近3个小时过程中,从采取行动开枪击毙劫匪,直至我妻子被残害,我们这些家属和朋友都亲眼所见,因为我们都在现场。”

“劫匪的情绪一直比较稳定”

“警方一直在积极采取解救措施与他周旋,包括给他送钱,买吃的喝的,找来女警等等,这些我们做家属的都很满意。而且劫匪的情绪一直比较稳定,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要杀害人质。”

现场秩序有点乱

“当天现场秩序有点混乱,围观者多达上千人,拥在不宽的北安路上,许多人和着便装的警察一样,就站在离被劫持的宝来车两三米远的地方。我当时有一个担心:劫匪年仅23岁,又是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农村人,这些看上去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对他是否有影响呢?他的心理承受力能达到怎样的一个程度呢?我总这样想,如果当时这些围观者全部被清理到其他地点,甚至把整条北安路清理干净,只留几位与劫匪谈判的有关人员,劫匪的心情会不会放松些?甚至会不会由此最终放下手中的凶器呢?”

姚先生说,当时自己想的是,妻子被成功解救出来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上去,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哪怕妻子受点伤也没大事,离医院近,自己可以抱着妻子跑到医院。“她的命能保住,我……可现在……啥也别说了。”姚先生说着,痛苦地抱住了头。

7月9日下午,被害人家属就尸检报告与长春市警方第一次正式接触

想亲眼见到尸检报告被害人出殡日期推迟

7月9日下午2时整,在长春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办公室里,被害人郭晶的父亲、公公与警方有关负责人就郭晶的尸检报告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接触。据了解,这是自7月7日此案发生之后,被害人家属与长春警方进行的首次正式接触。

“我们听了尸检报告的内容”

被害人的父亲郭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跟长春警方首次接触的预约电话是他在7月9日上午打出的。“孩子躺在冷冰冰的尸检中心,我们当老人的心都碎了。我跟亲家老姚商量,觉得应该去给孩子洗洗伤口,换上衣服。由于我当过警察,所以知道,要办这些事必须得等警方的尸检结束后才可以。所以我就主动给警方打了电话,问尸检报告出来没有。”郭先生说,长春市公安局一位负责同志在当天上午就亲自给他回了电话,说郭晶的尸检报告7月8日晚出来了,因时间太晚才未告知家属。

“我们听了尸检报告的内容。当时在座的有市局相关负责人、警方的技术人员及参加尸检的工作人员。尸检报告是一份草稿,没有正式打印成文,警方是当场念的,允许我们记录。但里面很多是术语,我听不太懂,也记不下来。记得大概的内容是,郭晶身上的刀伤很多,颈部的刀伤是致命的,此外,划伤的地方也很多,有的伤口已经做了缝合。”郭晶的公公姚先生告诉记者,他当时询问警方郭晶的颈部到底被割了几刀,有几处伤口,警方说有多处伤口。

出殡日期被推迟

“最后,我们同警方定好,7月10日上午8点钟,我们去长春市公安局尸检中心给郭晶换衣服,警方那边派专人接待我们。”郭先生说,他只就尸检报告的问题与警方进行了接触,但并没有亲眼见到女儿的尸检报告,这件事让郭晶的丈夫改变了原定计划,推迟了妻子出殡的日期。

郭晶的公公难过地说:“我主张早点儿把孩子送走,看到活着的人受折磨,想想孩子临死时遭的罪,我们受不了哇!这不,亲朋好友已经为郭晶买好了衣服,就等尸检报告了。我们原来已经商定,孩子在7月11日(星期日)出殡。”郭晶的丈夫姚先生对此则有不同看法,他说:“原来我也同意把她早点儿送走,可从尸检报告这件事来看,我们对情况还不是十分清楚,如果草草送她走,我觉得对不起妻子。所以,我决定推迟出殡日期。”

墓地选在双阳

妻子被害4天来,姚先生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当说起为心爱妻子买墓地这件事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一个当丈夫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被劫匪害了,你说这是什么样的痛苦呀!她走了,留下4岁的女儿和这间大房子,我不知道今后该干啥。我们结婚9年,一样家务活我也没干过,我的东西放在哪儿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每次出家门时,洗好的衣服、擦好的皮鞋早就准备好了。我总出差,经常在外面吃饭,可我还是最愿意吃她做的菜。前几天我想吃皮冻,她说买的不好吃,就买肉皮回家熬。我和孩子都睡了,她却熬皮冻熬到后半夜……”

人之常情范文6

【关键词】 青年;结直肠癌;临床表现;病理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年人发病率低,约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1.6%~23%[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青年患者也逐渐增多[3]。青年人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发展快、浸润转移早、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等特点,待确诊时多已属晚期。为了解青年人患结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现对3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中男29例,女17例,男女比为1.7:1。年龄15~34岁,平均27.3岁。所有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均送病理。

1.2 临床表现 结直肠癌36例青年人患者大多以血便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便秘及大便性状改变;不同程度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包块;顽固性贫血;低位肠梗阻;伴有全身乏力、消瘦、腹水、血腹等症。

1.3 病理组织学分类 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中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1.4 大体类型 浸润型、溃疡型、肿块型、全大肠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弥漫小结节型),其中部分患者伴发结直肠息肉。

1.5 Dukes分期 结直肠癌分期按Dukes分期标准,分为四期A、B、C、D期。

1.6 方法 将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大体类型、Dukes分期,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与Dukes分期进行分析,如表1。

表1

病理组织学分类与Dukes分期的关系分析

分期高分化腺癌(例)中分化腺癌(例)低分化腺癌(例) 黏液腺癌(例) 未分化癌(例)合计(例,%)

A期7 3 1 2013(36.1)

B期1 6 2 3012(33.3)

C期1 5 10 07 (19.5)

D期0 20 1 1 4 (11.1)

合计9(25)16(44.4)4(11.1)6(16.7)1(2.8)36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总结,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9例占25%;中分化腺癌16例占44.4%;低分化腺癌4例占11.1%;粘液腺癌6例占16.7%;未分化癌1例占2.8%。Dukes分期:A期13例占36.1%;B期12例占33.3%;C期7例占19.5%;D期4例占11.1%。

2.2 对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与大体类型关系进行分析,如表2。

表2

病理组织学分类与大体类型的关系分析

分类 浸润型(例)溃疡型(例) 肿块型(例) 弥漫小结节型(例)

高分化腺癌1 530

中分化腺癌11131

低分化腺癌 2 110

黏液腺癌 042 0

未分化癌 01例 00

合计 4(11.1)22(61.1)9(25) 1(2.8)

总结,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大体类型:浸润型4例占11.1%;溃疡型22例占61.1%;肿块型9例占25%;弥漫小结节型1例占2.8%。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尽管在手术、放了、化疗、生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左右[3],主要因为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恶性潜能的机制尚不清楚。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以便血、腹痛、肠梗阻为主要表现。以腺癌为主,但青年未分化癌1例占2.8%;在肿瘤的大体类型中以溃疡型多见22例占61.1%,其次是肿块型肿块型9例占25%。63例结直肠癌中,高分化、中分化腺癌所占百分较高,为69.4%;按Dukes分期则以A、B两期所占比例较多,共达69.4%。

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很差,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在向肠腔发展以前就可能存在肠道周围的浸润和远处转移,这可能就是青年结直肠癌病程短、发展快的原因。在病理分期方面两组均以B、C期为主(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理分期是影响生存率最重要的独立因素,两组病理分期无差异,理论上讲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不大,因此,年龄并不是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志,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大便带血、反复腹痛、大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的青年患者,我们应进行电子肠镜检查,必要时取活检,肠镜及活检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出现上述症状但暂时不能进行肠镜检查的青年患者,除对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之外,直肠指检非常重要。近几年,我国消化病专家对早期诊断结直肠癌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他们利用先进的内镜和电子分光染色技术对早期癌的检出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4],先进的内镜和电子分光染色技术的应用,可及早诊断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并适时进行干预,从而大大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率[5]。

随着社会发展,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关注,尤其是青年人,生长在快餐和体能活动减少的时代。具相关研究表明,对于青年人水果和蔬菜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而进食油炸食物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危险性。

参 考 文 献

[1] 杨磊,丁彦青.青年大肠癌264例临床病理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04,31(2):109-110.

[2] 郑芝田.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71-875.

[3] 谢正勇,卿三华.国人青年结直肠癌解剖部位分布及I临床病理特点.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0):1511-1514.